过了一定年龄后,每年最重要的日子不是生日,而是体检的日子。
如人在到了40岁以后,就到了许多癌症的高发年龄,癌症筛查也就成为许多人体检时的重点和标配项目。
但是,体检到底能不能防癌?能在多大程度上防癌?能预防哪些癌症?很多人其实并不真的了解。
不过,最新发布的一项超万人的研究数据,问答了部分问题。
在9月21日举办的第十九届北京健康管理论坛暨北京健康管理协会第十六次年会上,北大医疗健康管理中心副总经理,北京健康管理协会副会长,北京市体检质控专家组成员李哲
分享了北大医疗健康管理中心最新的1.4万例肠癌筛查研究数据。
01?
95%的“漏网之鱼”
根据2024年最新发布的中国肿瘤统计公报:2022年,肠癌新发病例数在所有癌种中高居第二,死亡病例数在所有癌种中高居第四。
肠癌传统的筛查技术主要包括便隐血、结肠镜等。而根据某三级医院体检中心40-74岁体检人群肠癌筛查情况统计,常规体检中的便隐血检查率只有4.5%,肠镜检查率只有0.3%。也就是说,超过95%该做肠癌筛查的体检人群,因为种种主客观原因,成了漏网之鱼。
02
体检漏掉的人,最后去哪了?
因此,许多肠癌患者在最后去门诊检查时,多半都会查出已是肠癌晚期。
李哲分享的另一项研究则比较了北京市体检筛查与门诊就诊发现的肠癌各期比例。其中,体检筛查中Ⅰ期肠癌患者的发现率是72%,Ⅲ期和Ⅳ期加起来有11%;而在门诊中,这个数据基本是反过来的。门诊就诊的患者中,Ⅰ期肠癌发现率只有13%,而Ⅲ期和Ⅳ期达到了65%。
因此,李哲认为:“所以体检中心是我们发现早期肠癌的主要场景,体检也是发现早期结肠癌非常重要的一个手段。”
3
1.4万例常卫清受检者回顾性研究
为了提高体检人群肠癌筛查依从率,北京大学健康管理中心从2021起年开展了多靶点粪便FIT-DNA检测(常卫清)项目。项目开展以来,越来越多的体检用户接受了这种新型筛查技术,3年团单复购率接近100%。检测量增加了3.7倍,检查依从率从75%提升到90%。
2023年,北大医疗健管中心发出常卫清检测盒15706 个,送检14136个,检查依从率90%,远高于体检中心传统粪便检测63%的依从率。
对2023年14136例多靶点粪便FIT-DNA检测受检者的回顾性研究显示:男性和女性分别占比48.8%和51.2%,平均年龄40.5岁。其中检测阳性1120人,占总受检人数7.9%。
截止2024年8月底,28.8%的阳性用户已完成肠镜检查,其中40.7%肠镜下检出异常。常卫清阳性且肠镜检出异常者中,80.9%属于肠癌癌前病变,16.8为肠道溃疡、肠炎等疾病,2.3%为肠癌。
此外,随着年龄增加,常卫清检测的阳性率也在增加,与肠癌和癌前病变发病率与年龄正相关一致。
实际上,年龄正是肠癌最大的危险因素。
这个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的《结直肠癌筛查与早诊早治方案(2024年版)》建议:在40岁后进行肠癌早筛。此时即使发现问题,也很可能在癌前阶段。
而多靶点粪便FIT-DNA检测(常卫清)是目前中国药监局首个且唯一批准的结直肠癌筛查产品。
《健康体检基本项目专家共识(2022)》将肠癌筛查项目分为基础项目、优先推荐项目、可选项目,多靶点粪便FIT-DNA检测(常卫清)属于优先推荐项目。